為什麼大家想做狗狗鮮食?
近年來,「狗狗鮮食」成為許多毛爸媽關注的話題。
從原本依賴市售飼料,到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自己動手做,原因其實很單純,就是希望可以毛孩吃得更健康。
很多家長發現,鮮食的好處不只是「天然」,更在於能夠清楚掌握食材來源與烹調方式,減少添加物與防腐劑,也能依照狗狗的體質、口味與狀況客製化調整。
有些挑嘴的狗狗,吃鮮食後反而胃口大開,有些腸胃敏感、容易過敏的毛孩,也因為飲食變單純而變得穩定許多。
做鮮食,對許多毛爸媽來說,不單單只是餵食,更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。
狗狗鮮食是什麼?與乾糧的差別?
所謂的「狗狗鮮食」,指的是使用新鮮的食材,經過簡單烹調後製成的餐點。
它不像市售飼料那樣經過高溫加工或長期脫水,而是盡可能保留原始食材的營養與香氣。
鮮食最大的特點,就是「你看得到毛孩吃什麼」,沒有過多的調味與人工添加。
相對之下,乾糧的優點是方便、易保存,不過在製作過程中通常會經過高溫處理,部分營養素可能流失。
簡單來說,乾糧就像是即食罐頭,快速又穩定;而鮮食,則更像是為家人煮的一道家常菜。
狗狗鮮食常見食材與禁忌清單
在準備狗狗鮮食之前,先了解哪些食材「能吃」、哪些「絕對不能碰」,是每位毛爸媽必修的第一課。下面這兩張表幫你快速分辨安全與危險食材👇
| 分類 | 可食用食材 | 特色與營養重點 |
|---|---|---|
| 蛋白質 | 雞胸肉、豬里肌、牛絞肉、鯛魚、鮭魚、雞蛋(全熟) | 高蛋白、好消化,是狗狗肌肉與能量的主要來源 |
| 碳水化合物 | 南瓜、地瓜、馬鈴薯、白飯、燕麥 | 提供飽足感與穩定能量來源 |
| 蔬菜 | 胡蘿蔔、花椰菜、高麗菜、四季豆、青江菜 | 富含纖維與維生素,有助腸胃蠕動 |
| 水果 | 蘋果(去籽)、藍莓、木瓜、香蕉 | 含天然抗氧化成分與維生素C |
| 油脂 | 少量橄欖油、魚油 | 幫助皮毛亮澤、補充Omega脂肪酸 |
| 分類 | 禁忌食材 | 為何不建議 |
|---|---|---|
| 蛋白質 | 生肉、香腸、火腿 | 生肉易有寄生蟲;加工肉含鹽分、亞硝酸鹽 |
| 碳水化合物 | 麵包、麵條、糕點 | 精緻澱粉含糖量高,易導致肥胖 |
| 蔬菜 | 洋蔥、蔥、蒜 | 會破壞紅血球,引發貧血 |
| 水果 | 葡萄、葡萄乾、酪梨 | 可能導致腎衰竭或嘔吐中毒 |
| 油脂 | 奶油、動物油、炸物 | 飽和脂肪過高,造成腸胃負擔 |
簡單入門食譜推薦,新手必學!
🐔 食譜1:雞肉南瓜粥

這是一道最經典、也最適合新手入門的狗狗鮮食。雞胸肉蛋白質高、脂肪低,南瓜能幫助腸胃蠕動,是許多毛孩的最愛。
材料準備:
雞胸肉 100g、南瓜 50g、白飯 半碗、水 200ml
製作步驟:
- 將雞胸肉切成小丁,放入滾水中煮熟。
- 加入切塊的南瓜,一起煮到軟爛。
- 用叉子壓成泥,與白飯混合拌勻。
- 視情況加入水調整濃稠度。
小提醒:
餵食前務必放涼,溫溫的口感最安全。若狗狗牙口較不好,也可以多煮久一點,讓粥更軟滑。
🐟 食譜2:鮭魚蔬菜碗

這道料理營養均衡又香氣十足,鮭魚富含 Omega-3 脂肪酸,有助於皮毛亮澤,搭配蔬菜一起吃也能補足維生素。
材料準備:
鮭魚 50g、花椰菜 50g、紅蘿蔔 30g、白飯 半碗
製作步驟:
- 鮭魚去刺後蒸熟,放涼備用。
- 花椰菜與紅蘿蔔切成小丁,蒸熟或水煮軟化。
- 將所有食材混合,輕輕拌勻即可。
小提醒:
鮭魚務必使用新鮮生魚片等級或熟凍魚,避免煙燻、調味或鹽漬鮭魚。
🐷 食譜3:豬里肌馬鈴薯燉飯

這道燉飯營養飽足、香氣濃郁,豬里肌富含胺基酸與鐵質,馬鈴薯能補充碳水化合物,是活力滿滿的一餐。
材料準備:
豬里肌肉 80g、馬鈴薯 半顆、紅蘿蔔 少許、白飯 半碗、水 適量
製作步驟:
- 豬里肌切小塊後汆燙去油。
- 馬鈴薯與紅蘿蔔切丁,與豬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燉煮。
- 食材煮至軟爛後,加入白飯拌煮約3分鐘。
- 放涼後再餵食。
小提醒:
這道料理冷凍保存也很方便,可一次煮多份分裝。要餵時只需退冰加熱即可。
製作狗狗鮮食需要注意什麼?狗狗鮮食可以調味嗎?
營養比例要均衡
雖然鮮食能讓你自由搭配食材,但若比例不當,可能導致狗狗長期攝取不均,出現掉毛、體重變化或營養缺乏的狀況。
一般來說,狗狗鮮食的理想營養比例大致可以參考這個方向:
- 蛋白質(肉類、魚類)約 50%
- 蔬菜與水果約 30%
- 碳水化合物約 20%
這個比例並不是絕對的,而是根據狗狗的年齡、體重與活動量可以微調。
年輕或運動量大的狗狗,可以多一些肉,而高齡或體重偏重的狗狗,則可稍微增加蔬菜比例、減少澱粉。
小心!避免過多人類調味料
許多毛爸媽在準備鮮食時,會忍不住想讓食物「看起來更香」,不小心加過多的人類調味料,但過多的調味料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。
「鹽分」攝取過多,容易造成腎臟與心臟壓力,使狗狗出現口渴、頻尿甚至脫水。
「油脂」太多,會導致肥胖與胰臟炎。
而「糖分與人工香料」則可能干擾腸胃菌叢,造成軟便、脹氣或皮膚問題。
狗狗需要的是「乾淨」的營養,而不是「重口味」的食物。
如果需要調味,可以使用寵物的調味料,例如嗨寵物們的凍乾拌拌粉,就可以作為寵物鮮食的調味料,既能提升風味,又很天然。
狗狗鮮食保存與加熱方式有哪些?
自製鮮食雖然健康又安心,但因為沒有防腐劑,保存方式就變得特別重要。
掌握「冷藏、冷凍、加熱」三個原則,就能讓鮮食保持新鮮、營養又安全。
① 冷藏保存(短期保存)
若是兩天內要吃完的份量,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區保存。
建議將鮮食分裝成「每日份量的保鮮盒」或「保鮮袋」,避免重複開關導致細菌滋生。
冷藏時間以「 2 天內食用完畢 」為佳,取出後請確認氣味與外觀是否正常。
② 冷凍保存(長期保存)
如果想一次準備一週份量,可以選擇冷凍方式。
將鮮食分裝後放入冷凍庫,可保存 「約 1~2 週」。
建議使用「密封袋」或「真空盒」,減少冰霜與氣味混雜。
餵食前可放入冷藏室慢慢退冰,或提前一晚取出自然解凍。
③ 加熱方式(退冰後溫熱食用)
狗狗對溫度較敏感,太冰或太燙都可能造成腸胃不適。
最理想的溫度是「微溫不燙手」。
加熱可以選擇:
- 隔水加熱:將鮮食裝在碗中,放入熱水中浸泡 3–5 分鐘。
- 微波加熱:微波 10–20 秒即可,記得中途攪拌讓溫度均勻。
新手常見問題Q&A
Q1:狗狗可以天天吃鮮食嗎?
可以,但要注意營養是否均衡。
只要食材搭配得當、比例正確,鮮食是可以作為日常主食的。
不過若狗狗有特殊疾病、過敏體質或正在成長期,建議先與獸醫或寵物營養師討論,再決定是否全鮮食或採混合餵食。
許多毛爸媽會採取「早鮮食、晚乾糧」的方式,既能兼顧營養,又保留便利性。
Q2:鮮食會不會營養不均?
只要掌握基本比例,就不會。
狗狗鮮食建議的營養比例約為 蛋白質 50%、蔬菜水果 30%、碳水化合物 20%。
另外,可以適量補充魚油、鈣粉、益生菌等營養品,讓整體更完整。
如果擔心營養分配,可以參考獸醫提供的配方。
Q3:轉鮮食要怎麼循序漸進?
不要突然整個換掉。
建議先從 1/4 鮮食 + 3/4 乾糧 開始,觀察 2~3 天後再慢慢增加鮮食比例。
一般約 5~7 天即可完全轉換。
若出現輕微軟便、放屁或排便變化,屬於正常適應期,通常幾天後就會穩定。
記得過程中多準備乾淨的飲水,讓狗狗腸胃更快適應新飲食。
寵物鮮食,用寵物的調味料

做鮮食,其實不只是餵食方式的改變,而是毛爸媽表達愛的一種溫柔。
每次切菜、煮肉、拌飯的時候,都是在用時間與心意,換來狗狗健康開心的模樣。
如果你也想讓狗狗鮮食更香、更誘人,又不想添加任何人工調味,「嗨寵物們 凍乾拌拌粉」會是很棒的幫手。
這款拌拌粉採用 「-40°C冷凍技術」,完整保留食材營養與原始風味,再透過 「8段式真空乾燥工法」,溫和去除水分、延長保存期限,同時維持肉品的香氣與顏色。
全系列「零化學添加、無甘油、無防腐劑、無調味」,只使用嚴選的「 100%純原肉 」製成,由自營工廠把關製程,讓你在家也能輕鬆做出營養、美味、安心的鮮食。
只要在鮮食上灑一點拌拌粉,就能喚醒狗狗的食慾,讓每一餐都成為牠期待的小幸福。
對毛孩來說,這不只是調味粉,而是一份來自你手心的關愛。
